新闻资讯 2025-07-04

很多人在选购新风时,听朋友推荐、看师傅介绍、比个价格就草草决定,结果入住以后才发现风量不足、噪音太大,舒适感大打折扣,甚至连空气质量都没明显改善,花了钱却怀疑是不是买了心理安慰。
问题出在哪?归根到底,还是在选型、设计、安装这几个环节没做功课。比如有些用户为了节省预算,选了风量偏小的机型,靠新风根本带不动全屋空气,而一些主机虽大,如果家里空间较大,或者有地下室、长通道,还得额外计算风路损耗,不能简单套公式,最终风在走,空气没换。
再说全热交换功能,它到底值不值得?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噱头,但其实,全热交换就是新风系统中的节能小能手。它能在不影响换气效率的前提下,回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和湿度,让外来的新鲜空气变得不那么冷或不那么热,减少空调或地暖的负担。如果家在南方梅雨季明显潮、北方冬天取暖成本高,那么全热交换就是非常值得的配置。
布管方式,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大问题。有人以为反正就是管道通风,藏好就行,结果装完以后风速不够、风口不合理、甚至漏风、噪音。新风系统就像一个呼吸系统,气流必须有条不紊地进出,如果进风和排风位置设计不对,或者弯头太多、管道太长、风阻过大,风量就会被严重衰减,住户感觉开了也没风,其实不是机器不行,而是“堵”在了布管环节。
还有就是,如果新风用了两三年从未清洗更换过滤网,新风效果下降也是情理之中。尤其在灰尘大或潮湿地区,新风机可能提前“罢工”,用户以为新风机坏了、没用,其实只是需要一场深度保养。
以及最容易被忽略,但后果最严重的问题。有用户新装完新风,发现吊顶不平、风口不对称、噪音刺耳……一查发现风机直接吊在龙骨上,完全没有减震。这类施工随缘的新风,不但体验打折扣,后期还很难维修,因为根本没有标准可循。
那怎么判断自家新风系统有没有踩雷?有没有办法补救?其实有一套简单的方法可以自检一下。
1、看风口有没有风,用纸巾贴在出风口测试,吸不住说明风量不足。
2、用空气质量仪对比开启新风前后的二氧化碳数值,如果数值长时间高于1000ppm,换气明显不足。
3、用耳朵判断新风运行声音是否连续、规律,若出现异响、震动,可能是安装问题或设备故障。
4、观察滤网,有无发霉、积灰情况,超过半年没换滤网的,基本需要更换或清洗。
对准备安装新风的家庭来说,最好的避坑方式就是在装修前期就把新风纳入整体设计,确保设备选型合理、风量计算精确、布管规避弯绕冗余。并优先选择带全热交换的系统,不仅节能、冬天不冷风、夏天不返潮,还能保证更稳定的风量和空气品质。
新风系统不是装上就行的设备,它更像是一套和房子“量身定制”的呼吸系统。安装前要重视设计,使用中要定期维护,出了问题更要找对专业的人。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新风干货知识,千万!别忘记!给小托点赞!收藏!加关注鸭~
分享文章
相关资讯
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装修时都会考虑新风系统,希望家里的空气更干净,也不用每天盯着开窗,但很多人真正入住后,才发现新风系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,噪音大、风感明显。
2025-11-18
很多人装新风时,第一反应就是选大品牌、看性能参数、查噪音数值。但真正决定体验的,往往不是机器本身,而是设计和施工。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家花了几万元装新风,却依然觉得风小、噪音大、房间不均匀;而有的人家却安静、清新、几乎无感存在,差距往往就在系统设计上。在小红书、抖音上,“装修避坑”“隐蔽工程”已经成为热门话题。新风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“隐蔽工程”,设计和施工决定了最终效果。
2025-11-12
在如今的精装房时代,中央空调几乎成了标配。很多业主在收房时看到天花板上整齐的出风口,便心安理得地认为:“能制冷、能换气,一举两得。”
2025-11-10